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更新时间:2018/3/21 16:25:22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文如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同时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3.基本原则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现实问题、助推社会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4.总体目标。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二、主要内容

5.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6.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7.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三、重点任务

8.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深刻阐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加强党史国史及相关档案编修,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建设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完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定制度,加强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工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革命文物普查建档制度。

9.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研究制定国民语言教育大纲,开展好国民语言教育。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0.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做好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和汉族经典文献互译出版工作。实施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

11.滋养文艺创作。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科学编制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青少年题材等专项创作规划,提高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彰显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风范。加强对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曲艺杂技和历史文化纪录片、动画片、出版物等的扶持。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实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计划,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文化电视传播工程,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大众亲和力的动画片、纪录片和节目栏目。大力加强文艺评论,改革完善文艺评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研究评论体系,倡导中华美学精神,推动美学、美德、美文相结合。

12.融入生产生活。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延续城市文脉。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支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华老字号做精做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发展传统体育,抢救濒危传统体育项目,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工程。

1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编纂出版系列文化经典。加强革命文物工作,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做好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展示爱国主义深刻内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加大对国家重要礼仪的普及教育与宣传力度,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研究提出承接传统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建立健全各类公共场所和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礼节、礼貌规范,推动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体现在社会规范中,与制定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相结合。弘扬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诚信文化等,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行动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加强港澳台中华文化普及和交流,积极举办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以及诵读和书写中华经典等交流活动,鼓励港澳台艺术家参与国家在海外举办的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等品牌活动,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14.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推进国际汉学交流和中外智库合作,加强中国出版物国际推广与传播,扶持汉学家和海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通过华侨华人、文化体育名人、各方面出境人员,依托我国驻外机构、中资企业、与我友好合作机构和世界各地的中餐馆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

四、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15.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格局。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要按照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6.加强政策保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注重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操作性。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统筹整合现有相关资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制定和完善惠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国家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珍贵遗产资源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领域和部门合作共建机制。制定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制定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培养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中华文化代表人物。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激励表彰制度,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交流作出贡献、建立功勋、享有声誉的杰出海内外人士按规定授予功勋荣誉或进行表彰奖励。有关部门要研究出台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和措施,用以倡导和鼓励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17.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修订文物保护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在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城乡建设、互联网、交通、旅游、语言文字等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内容。加大涉及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法规施行力度,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各行政主管部门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联动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各地要根据本地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现状,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18.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机构、各级文化阵地平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生产丰富多样、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质文化产品,扩大中高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充分尊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日前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就意见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问:请介绍一下制定意见的主要背景和重大意义?

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增强,基层和民间的参与面很广,参与主体很多,形式载体多样,总的势头很好。但是,在如何看待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阐释其核心内容以及如何传承弘扬等问题上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上的不统一,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仍然薄弱,在生产生活中转化运用仍存在不足,有的还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简单复古的现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甚至贬低、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这都迫切需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

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问:请介绍一下意见制定的依据和过程?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包含了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了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为制定意见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各地区各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启动实施了一些重点项目,积累了实践经验,为意见制定打下了良好基础。2014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会同有关部委,深入调研、充分酝酿、反复修改,起草制定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制定过程中,吸收了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听取了文化名家、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以及教育、文化、文物、城乡建设、旅游、体育工作者和各界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使意见制定更具广泛代表性和社会共识度。

问:为什么意见确定以实施工程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答: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贯彻落实,也同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相关,与社会生产生活、人民群众日常行为密切相连。因此,在制定意见之初,就考虑虚实结合、宏观论述与具体项目相统一,既提出原则要求,阐明从总体上需要把握的重要问题,又提出具体任务举措,设计实施一系列具有引领性的重点项目。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扶持,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格局,整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在意见制定过程中,各部门已经着手推进了一些重点项目,如大型电视纪录片《记住乡愁》等,产生了良好反响。意见印发之后,还将继续做好已有项目的推进和新设项目的启动,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问: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意见分四个方面内容共18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讲明了为什么传承发展、传承发展什么、怎样传承发展的问题。第一方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第二方面概括了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目的是明确精华要义,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第三方面从7个重点领域阐述传承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措施、重点工作,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第四方面从组织领导、政策保障、法治环境、社会参与的角度提出了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方式和条件。

问:怎样理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

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意见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坚持“两创”方针,关键是把握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能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之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

问:意见强调了哪些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答:出台这一意见,旨在“四个讲清楚”,阐明我们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以及一些值得注意的重大问题等,从而为传承发展提供根本方向和重要遵循。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意见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萃取精华,提炼符合当今时代的思想观点,并作出当代性的阐释。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二是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结合时代实践特点,科学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抵制复古主义。

三是把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关系。意见强调,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也就是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

问:实施传承发展工程,为什么强调融入教育、融入生产生活?

答: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有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为此,意见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重点任务和措施,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传统戏曲振兴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将传统文化标志性元素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传统体育,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代表性项目走出去,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通过这些有力措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转化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组成部分,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在全社会形成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

 

 

实现有时代感的文化育人

2017-12-22 07:54 来源: 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的存在关乎国家兴衰。今年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工作要求,定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发展基调。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多次强调文化的重要价值,为高校的文化育人指明了方向。日前,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文化育人”的基本任务是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新的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教育领域的先锋,自当积极践行文化育人的方针和任务。

高校的文化育人要重视青春底色与青年趣味。文化育人始终要指向当下,面向未来,而指向未来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青年一代。文化育人要充分考虑到青年主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材料而不是范式,传统文化不能成为青年人的枷锁。而要实现有青春气息的文化育人,只有让传统文化符合青年人的趣味和审美,才能实现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

高校的文化育人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校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崇高使命。纵观历史,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转化,从来就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题中之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积淀下丰富的精神财富。学习经典,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有内涵有深度的文化育人。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强调要坚持“师古但不复古,坚守但不保守”的基本原则,高校以传统文化育人必须要积极地扬弃,革故鼎新,实现有时代感的文化育人。

高校的文化育人必须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的同时,还应及时关注社会需求,将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日常培养环节紧密结合。在国家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高校应重视将文化转变为生产力。比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意象,可以衍生出系列传统文化产品,为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新资源,助力全社会的文化品位提升和消费升级。

高校的文化育人要做好体系化设计。教师和学生角色不同,因此高校必须注重构建传统文化学习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以及生活实践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高校的专家学者理应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供学理支持和实践引领。传统文化的门槛不应该高不可攀,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道进行分层次、分梯度地转化与输出设计。在实践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由教师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比如在专题游学活动中,结合不同的学生层次,由师生一起开发不同的学案,知行结合、梯次设计,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作者:周云磊,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用教育串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珠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持续濡染。它与各项规章制度有关,却又超越具体制度,有着恒久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特指着传统文化中超越时空、具有传承价值的部分事物。它有着意蕴丰厚的内核,有着鲜明美好的外显,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但也容易被日常生活消磨,被政治经济冲击,被芸芸众生忽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了近年来各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经验做法,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精准而全面地论述与界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件,也是第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用重大工程的方式推进的行动纲领。

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变成当代中国人的自觉意识与行为?《意见》明确提出了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要求,并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以及教师培训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意见》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力求汇聚全社会之力来推进。

《意见》推进的这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十三五”期间一个重大的国家文化工程,也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教育工程。这个工程需要我们对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内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方法进行新的变革,从部分工作而言,甚至是一次重建。《意见》指出了到2025年的总体目标。从教育的角度,在接下来的9年中,要初步完成这一庞大工程的基本建设,困难是不少的,任务是艰巨的。然而,这又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程。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到今天,物质的繁花迷乱视线时,只有精神上的固本培元,才能帮助人们从喧嚣中看清方向。正确认识、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让心灵找到源头,静心、安心、齐心,帮助我们在激流中立身,进而成为文化的弄潮儿,甚至成长为文化的引领者。

从教育上来说,落实《意见》部署的工作,需要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同时着手,两者结合,才能深刻有效地推动这项工程。

第一,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深刻理解教育在其传承中应该承担的特殊使命。如果不能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不能正确体认教育所应承担的特殊使命,具体推进工作就很容易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主义。《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着明确的阐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因此,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历史长河越是源远流长,文化在更迭时的断裂与遗失就越是严重,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颗又一颗珍珠,遗留在岁月的河底。只有运用教育这根主线,我们才能将打捞起的珍珠重新编织为美丽的项链,成为传承给后人的真正财富。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必须奋起行之的紧迫课题。

法国学者涂尔干在谈到欧洲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演进时说,“教育本身不过是对成熟的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也就是说,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于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这个传承不是全盘的,而是有选择的,是在对各种思想文化进行一番审视、选择和编纂之后,才纳入“以文化人”的教育体系中的。而这里所谓“成熟”的思想文化,是指系统的知识、思想观念、价值信仰和思维方式等构成的文化体系。这样的“选编”,其实就为每一个时代的教育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也为每一个时代的文化涂上了教育的色彩。从文化选编的角度来看,《意见》不仅指出了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选编线索。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内容中,如何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精髓?如何在不同的学校中体现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民间文化?这都取决于我们教育系统与教育人的文化自觉。

第二,遵循教育规律,探索科学方法,完整持续推进。综合《意见》对教育工作的部署,可以鲜明看出具有全过程、全覆盖、全方位的原则,贯穿于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领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则特别需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系统研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古文经典、传统音乐、传统节日与礼仪等,只有走进课程,成为教学内容,才有开展教育的前提,才可能走进生活。在研发课程时要注意特色课程与普通课程兼备。也就是说,除了研发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之外,同时要注意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光彩能在任何学科的任何课程中闪耀。后者更强调所有科任的老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理解、掌握与传授。

二是要提高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师是教育的关键人物,决定了教育的品质。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认知和相关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传承发展工程的顺利实施。《意见》要求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如何组织面向1500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需要下决心整合教育内外的力量,如在师范教育体系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与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协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三是加强社会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普及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教育不是孤立的,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只有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才能真正获得新生,与此同时,能在生活呈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更深刻地影响教育的效果。《意见》对充分发挥报刊、广电等各种媒体,以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国家重要礼仪、重大节庆活动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对举办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活动等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需要借用各种力量,通过社会助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化外为内,让人们把心灵之根深深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真正重生。

教育是百年大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再度兴盛乃至生生不息,完全有赖于我们今天的努力。对此,我们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各个层面并肩推动,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意见提出的“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要求。(作者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朱永新)

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传播模式

2017-03-21 07:14 来源: 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在接受采访时说,传统文化在传播形式上要重视与其他文化创意行业的结合,增加传统文化的娱乐性和吸引力。

采访中,许钦松列举了今年大热的综艺节目《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例子。这些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节目,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大众对诗词的兴趣,可谓获得了市场口碑与传统文化传播的双赢。其实近来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节目、影视剧“走红”的案例还有不少。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受到热捧,近来又掀起一股历史正剧热,《于成龙》等都广受好评。

这些彰显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蹿红,再次说明传统文化本身并不缺乏群众基础,关键还是在于表现形式上,能否“与时俱进”。传播技术的迭代和流行文化的强势普及,一方面,令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但另一方面,其实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意表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载体。正如有业内人士指出的,在文化产业异常繁荣的时代,更需传统文化的滋养。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过去经历过一个否定的过程,将之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置于流行文化的反面。但从来没有“无根”的流行文化。所谓流行文化,也不过是在对现代流行元素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与扬弃基础之上所形成的,特别是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比如像《花木兰》、《西游记》等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动漫,到底是传统文化,还是流行文化,其实已经不好判断。

需要厘清的一点是,传统文化在今天所遭遇的压力,并不是文化本身的危机,而主要是传播形式上的困境。立足这一点,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将之与流行文化元素和新技术相嫁接,就成为当下发展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传统文化在过去主要表现为文字、图片的传播方式,在当下的影像传播时代,若依然只限于过往的传播路径,就难免陷入“好酒还怕巷子深”的尴尬。这方面既需要传统文化人才的坚守,也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意和眼光的文艺创作者,能够真正潜心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挖掘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资源。

适应新的传播规律和市场规律来助推传统文化的发展,其实也是对传统文化时代内核和边界的扩充。这亦要求在看待传统文化上,也要展现出应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比如,传统的七夕节与商业结合,只要把握好平衡,事实上也为七夕文化找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和生命力。当然,传统文化的创意传播,也不必拘泥于常规意义上的艺术创作。这些年不少城市的地铁站设计中,都嵌入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绘画、雕刻等元素,既赋予了现代化地铁以“复古风”,也有效展示了传统文化,就是典型代表。

根据传统文化改编的电影和动漫作品、具有中国风风格的流行音乐、植入传统中国画元素的时尚衍生品,由综艺节目到电影动漫再到网络游戏等等,这些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创意产品,其实已经共同形成了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传播矩阵,也必将激励更多的创作者到传统文化中开辟新的诠释方式。但这个过程没有止境,传统文化如何搭上新的时代快车,焕发新的生机,仍有待文艺创作者的努力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作者:任然)


返回